退休前,他曾是一名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臣的干警;52岁时,因患上慢性肾衰竭,做了换肾手术;病休期间,他受命寻找一片烈士墓群,开始踏上漫长的为忠魂寻亲之路……
近1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4省的100多个县市,已为110名烈士寻找到亲人。
他就是湖北赤壁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余发海。
◎五上荒原 寻找烈士墓
羊楼洞,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赵李桥镇,地处湘、鄂、赣的三角地带。连绵起伏的青山上,一畦畦茶树郁郁葱葱。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就被官府用来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素有“小汉口”美称。
进入二十一世纪,羊楼洞再次名扬神州大地,却是因为退休警察余发海。
从警30多年的余发海当过治安警、派出所所长,1983年,他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臣,这是当年湖北省公安系统唯一最高级别的奖励。
2003年,余发海患上了肾衰竭,生命垂危。全市公安系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募捐了32000多元钱,送余发海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广大解放军官兵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
2005年,病休中的余发海被抽调到赤壁市文史委工作。受到社会捐助的余发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总想在有生之年做点什么。恰逢当年,全市掀起“唱响红色主旋律”的热潮。7月的一天,他接到一项任务:羊楼洞郊外有个墓群,因为年代久远被荒草淹没了,不知道埋葬的是红军还是新四军,希望他能尽快调查清楚墓群的准确方位、大小以及墓葬主人的身份。
第二天,余发海背着药和水壶出发了。换肾后,他一天需要吃5次抗排异药。羊楼洞撤镇成村,隶属赵李桥镇。一路上,他先从市区乘车到赵李桥镇,再转车,四处打听烈士墓所在的具体位置,无果而归。
余发海并未放弃,尽管山路颠簸,对虚弱不堪的他来说是一种折磨,但他仍坚持去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次的询问查访,一次次摸索线路途经。
直到第5次,一位“麻木”司机将余发海带到羊楼洞村16组的老营盘茶山上,指着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问:“是不是这里?”这里早已没有路,极目之处,都是半人高的灌木茅草。
一阵山风吹过,茅草像波浪一样低下头,发出一阵呼啸声。瞬间,余发海呆住了,仿佛听到某种呼唤。那茅草丛中,隐现出一块块石碑。他心头一热:难道这就是烈士墓?
余发海扑向距离最近的一块石碑,他从地上扯了一把草,使劲地擦拭着碑上的青苔、尘土。沧桑岁月,使石碑上的刻字风化得厉害,模糊不清,但字的棱角还在。他跪在地上,戴上老花镜,用手指顺着字的笔画慢慢地摸,仔细地辨认着,碑头上浮现出“不朽”字样。余发海又找到旁边的一块,再下一个……每个碑头上都刻有 “千年”、“永在”、“名存”,有的还刻着五角星的标记。碑文上面刻着“志愿军”、“烈士”等字样,并记录了战士牺牲时的年龄和籍贯以及所在部队的番号等信息。
有的墓碑已经断裂,有的碑文残缺不全。放眼望去,茅草丛中的石碑起伏地排列在山坡上,犹如一支静默潜伏的部队。余发海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这些为国家牺牲的烈士们,应该在烈士陵园里被后人瞻仰,更应该让这些为国捐躯的忠魂找到亲人……”
他掏出纸笔,记录着一块块碑文……直到天空飘起了小雨,“麻木”司机催促着,他才恋恋不舍地下山。
“应该尽快将烈士墓地清理出来,不能让他们再继续荒凉,太令人寒心了。”余发海来到市作协,请文友们帮忙到墓地里清洁石碑、记录碑文。
汇总整理后,余发海统计出共有142位烈士长眠于此,除5块墓碑无字外,其余的碑文都记载了烈士的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牺牲时的年龄。他们遍布全国24个省118个县市,还有一位台湾省的,没有一个本地人;大多数烈士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年龄最小的仅18岁,还有3名女兵;牺牲的时间从1951年10月到1955年2月。可让人疑惑的是,为何他们会来自不同的部队?既有志愿军烈士,也有解放军烈士?
余发海决心展开调查,他找村民了解到1951年到1956年,这里曾经驻扎过一支部队,对外称解放军六十七野战医院,接收从朝鲜战场运来的伤病员。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至今还记得,当年他们曾组织过担架队去运送伤员,一些救治无效去世的伤员也是由村里人负责集中下葬的。
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余发海弄清楚了烈士安葬在此的原由: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最紧张的时期,中南军区在羊楼洞组建第七预备医院,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医院创建后的5年,共收治从朝鲜战场前线转来的伤员和中南军区内部伤病员3100余人,经医治无效死亡142人。
岁月沧桑,50多年过去了,烈士们孤独地躺在山坳里,仿佛在等待亲人来相认。
站在茅草丛中的烈士墓群前,一种悲壮之情涌上心头,余发海的心痛了:他们是怎么牺牲在这儿的?家里还有没有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他们知道自己的亲人长眠于此吗?他决心为烈士寻找亲人。
◎义无反顾 为百名烈士找家
余发海着手整理起烈士名单。50多年前的地名,有些已经变更。他买回各省地图册、方志和地名志,对照行政区域的变更归类建档。半个多世纪前刻在墓碑上的同音、近音字,都作一一鉴别。
2005年秋,他开始给烈士的亲属写信,地址是碑文上的籍贯。有时一天寄出30封,有时一天寄出20封。几百封信件寄出去了,大多石沉大海,还有40多封信因“地址不详”被退回。
余发海有些灰心了,家人也劝他:还是留点力气养养身体吧,把钱花在自己的健康上,何必贴钱贴工的给自己找麻烦……
亲人的劝阻也不是没道理,但一想到那些为国奉献了年轻生命的烈士,余发海仍坚持努力寻找:这些烈士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能死,荣誉不能死。
终于, 2006年春天,余发海收到了8封烈士亲属的回信,内容催人泪下,有的因为不知烈士下落,亲属遭牵连;有的烈士家属老无所依……一位河南老人辗转找到余发海,自我介绍他叫刘耀,时年64岁,是河南武刚人。他的父亲刘宜斋,1948年入伍,1951年赴朝参战,从此刘耀再没有听到父亲的消息。
刘耀的叔叔是个军人,也曾经四处寻找过兄长的消息,临终前,叔叔告诉刘耀:“娃啊,你爹一直没找着,他是咱家的光荣,你要想办法把他找着。”
这句遗言,让刘耀苦苦寻找了11年。直到他收到余发海的信,证实失散50多年的父亲是羊楼洞墓群中的烈士之一。
余发海带着他到羊楼洞祭奠父亲。一到墓地,刘耀仿佛听见父亲的呼喊一样,直奔刘宜斋的墓穴而去,双腿跪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抱着墓碑,脸贴在上面亲吻着,抑止不住地嚎哭起来,六十多岁的人,哭得肝肠寸断,令人无比动容。
此时此刻,余发海忽然感觉眼前那142块墓碑已经不再是142块冰冷的石头,每一块石碑背后,都有烈士亲人焦急的等待和盼望,这更加坚定了他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决心。
余发海决定自己上门去找。2007年春天,余法海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河北邢台内丘县,找到烈士韩庆文的家。50多年后,韩庆文家里只剩一位70多岁的弟媳。烈士惟一的亲人,脸庞消瘦,家徒四壁,贫困得令人唏嘘。临走时,村支书向余发海承诺,村里出了英雄,光荣!一定会妥善安排烈士亲属的生活。
初战告捷给了余法海极大的鼓舞,随后他走遍湖南、湖北,两个月为十几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寻亲路上,余发海一次次地被人间的骨肉亲情感动着,那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得到失联50多年的亲人消息,除了哭,几乎说不出一个字。但余发海知道,那哭声里,除了怀念,还有欣慰,亲人啊,终于回家了。
然而在寻亲的背后,是余发海艰辛无私的付出。2007年夏天,在一次寻亲路上,余发海险些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天他一出火车站,就遇上了倾盆大雨,地上的水哗哗地流着,他穿着布鞋一站在地上,身体就开始发抖。他意识到自己要病了,连牙齿都抑制不住抖起来了。
每次出发前,余发海都会将病历带在身上,以防万一。他在当地医院住了3天,医生说:“老余呀,一个肾移植患者能活10年左右,你不能玩命啦!”
回家后,余发海又有了新的想法,自己单兵作战寻找,速度太慢了。“我还能活10年吗?我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加快寻找的速度!”
有了第一次邮寄信件的经验后,他向部分烈士原籍的武装部、公安局和民政部门寄出了第二批信件。
除此之外,他给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写信讲述了羊楼洞的往事。校团委很快回复邀请他去作报告。2007年的一个冬日,余法海在华科大礼堂给数千名大学生们讲述了羊楼洞野战医院、抗美援朝烈士墓以及自己为烈士寻亲的故事等,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当年寒假,华科大组织30多个院系的400多名学生组成了羊楼洞英烈寻亲志愿团,分成17个小分队,奔赴各地寻亲。
大年三十前两天,寻亲团发回信息:找到了河南籍唐文英等10余位烈士的亲人。
有人问余发海,找到了又能怎样?你身体又不好,何必花那些冤枉钱?余发海却认为人是要有精神的,人死了荣誉不能死,身体垮了精神不能挎,“我的精神领地全被寻找烈士亲人这件事占领了,寻亲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
◎10年坚持 110位烈士“见”到亲人
手术后,余发海每个月的医药费要占退休工资的80%,家里并不宽裕,但他每年都要出门十几次。10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全国24个省的100多个县市,已寻找到100多位烈士的亲人。
2008年12月下旬,余发海辗转找到江苏宿迁地区沭阳县的徐保荣烈士家,见到了烈士的妻子。86岁的徐妻边哭边断断续续地告诉余发海。徐保荣1944年就参加了八路军,渡江战役后途经家乡时,请假回家,跟自己成亲5天后又归队了。过了一段时间,写信回家说,自己随部队到了上海,等战争结束后,就回家……这一等,就等到了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了,丈夫还没有回家。在公婆的支持下,她拿着信,骑着驴子,独自找到上海。不料上海兵站的人告诉她,她丈夫的部队早就出发去朝鲜前线了。她哭泣着往回走,走到半路,驴子死了,自己也迷了路。几个月后才回到家。回家不久,又接到徐保荣的信,说他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回国在湖北、湖南交界处的一家野战医院治疗,等伤好后就回家……这一等,就再也没有消息。7年后,由公婆作主,她改嫁给自己的小叔子。
徐保荣70多岁的弟弟带着儿子,到羊楼洞为哥哥扫墓,跪在墓前,抚着石碑老泪纵横:50多年,终于见到哥哥了。
类似的一幕经常在烈士墓地里上演。烈士亲人们离开墓地时,欣慰的笑容,是余发海不断前行的动力。
唐文英是3名女烈士之一,找到河南邓州的唐家时,烈士的父母早已作古,只有年近八旬的大姐。听到余发海带来的消息,八旬老人“就那样,只是大张着嘴,泪流满面,却发不出声,那是心在嚎哭……
“那个惨啦……”说到这里,余发海的眼睛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唐文英的大姐说自己一辈子都在怨恨父母,当年,唐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父母给正在上学的妹妹定了门当户对的婚事,妹妹不同意,从学校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她一直因为妹妹抗婚而失踪埋怨母亲。“没想到,她成了烈士,光荣啊……”
寻亲路上,一些新闻媒体也给了余发海很大的帮助。2009年,余发海到广西贵港市,寻找最小烈士覃汉昆的亲属。找到村子里,覃家的老屋已经破旧了,家里没人居住。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余发海,覃汉昆的哥哥一家都搬到广州去了。他找到当地派出所的片警,留下自己的电话,希望有线索后能联系。
几个月后,余发海接到派出所寄来的一封函,写有覃汉昆侄女联系方式。他当即打通电话,按约好的时间到了广州。不料,对方直接将他带到了《广州日报》社。
余发海在报社讲述了自己来“寻亲”的来龙去脉后,第二天,他“寻亲”的故事被报社报道出去。
迄今为止,已有80多家报刊、120多家网站媒体对余发海“寻亲”做了报道。余发海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2009第二届“湖北省道德模范”、东方卫视“十大真情人物”,同时还成为30集电视剧《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主角的原型人物;中央电视台连续4年清明节到羊楼洞做专题报道。
2007年4月,赤壁市政府开始对羊楼洞烈士墓群进行修缮和保护,昔日荒芜的烈士墓群变成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2010年,羊楼洞烈士陵园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内三处烈士集中安葬地之一。
今天的羊楼洞烈士陵园庄严整洁,一座14.2米高的大理石纪念碑,高耸挺拔,棱角分明,恰如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的刚毅精神;碑后是142块光洁如镜的花岗岩墓碑,镌刻着142位忠魂的英名;陵园四周是142棵青松,环绕着忠魂长眠之地。
142位英烈不再孤寂。除了烈士亲属的祭拜外,时常有学生、驻军和各界人士前来扫墓、凭吊。
2014年清明节,湖北省军区、武警湖北咸宁支队、赤壁市党政机关以及湖南、广西等地的相关单位纷纷来到羊楼洞烈士陵园祭奠,他们在这里缅怀先烈、弘扬和继承革命传统,寄托无限哀思。
余发海无比欣慰,“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尊重缅怀先烈。”近10年来,余发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祭奠者、来访者当讲解员,已义务讲解上千场次。
2014年3月中旬,余发海接到了广西籍烈士周兴良亲属的电话,这是他找到的第110位烈士亲属。
余发海说:“我也知道,越往后,越难找。只要我活着,能走得动,就要找下去,争取多找一个是一个……”
白发苍苍的余发海,依旧奔波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他的脚步匆匆,没有停歇……(当代老年杂志社王莎 丁逸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