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调查研究
信仰的力量
发布人:宋建春 发布时间:2014-07-10 浏览次数:17494

    一本好书能够振奋人的精神、启迪人的心智。《苦难辉煌》就是这样一本让人难以释卷的好书。它诠释的是信仰的力量,展示的是党史的厚重,读过之后,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书中生动展现了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式再现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流血牺牲,一心奔向胜利的革命故事。
    书中这样写道:“1927年,无疑是国共两党历史大比拼的开年。那时候,无论是叼着烟袋蓄着胡须的贺龙,还是已被打瞎一只眼睛的刘伯承,或者是外表看上去像老农的朱德,都已经在国民党军队中拥有显赫地位。但他们都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清晰地辨认出了主流趋势,选择了跟共产党走,这显然不是一时兴奋。”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便是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让他们“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无怨无悔”。
    选择信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对信仰的坚守。在严刑拷打、高官厚禄的威逼利诱下,对背叛革命、放弃信仰,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是胡天陶对革命和信仰的捍卫。每当读到这些地方时,泪水都会不由自主地湿润我的眼眶,革命志士的坚定信仰永远都那么感天动地、可歌可泣。
    方志敏、胡天陶,是无数为了信仰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共产党人的代表。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壮美!
    有人说,和平年代没有了战争,没有了硝烟,没有了牺牲,已不再需要信仰。而事实是这样吗?一个人失去信仰,就会迷失方向;一个民族失去信仰,将会是一盘散沙。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魂。
    信仰既是宏大叙事,也是春风化雨。信仰没有距离,足以跨越时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信仰,那么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具体追求。因为有信仰,才有了人民的好村官沈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教师张丽莉等先锋模范。
    其实,践行信仰的故事也在我们身边。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一名新兵,我有幸参与了局里今年的几项重要工作,其中有两个场景牢牢印在了我的心里,让我从中学到许多许多:老干部“双先”表彰暨工作会议时,发生了这样一幕:前来参加会议的“双先”代表张旭萍和我们的同事拥抱在一起,说“好久不见了,想你们啦”,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省级离退休老干部赴襄阳参观考察期间,在座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细心服务老干部,有位老干部握着我们工作人员的手,这样说道:“你们把工作做到了我们的心坎儿上”。这就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对信仰的追求,这就是信仰之花在我们平凡岗位上的绽放!用心用情奉献,尽心竭力服务,永远是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对信仰的最好实践!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今后,我将坚守信仰高地,筑牢信仰之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燃烧激情,绽放青春,让先辈的事业在我们的手中走向新的辉煌!(作者:省委老干部局周霏)

关闭
华体育·登录入口